top of page
搜尋
  • 作家相片WIND YU

逢甲有個藝術系-藝術設計輔修

已更新:2020年12月25日

逢甲大學看似理工商為主,人文社會學院僅有中文系和外文系。但是!就是這個BUT,逢甲的人文資源卻比你想像得龐大。除了結合歷史、公共行政、文創、社會傳播的師資及資源成立「人文社會學士學位學程」之外,「藝術設計」更是人文社會學院的一大亮點。

逢甲大學的「藝術系」資源,目前散落於通識中心、漢字文化中心、建築專業學院等不同的學術單位,例如獲獎無數的台灣書法大師--蕭世瓊教授,身兼游翰堂-漢字文化中心主任,其創意書法享譽國際!又如擅用多媒體科技結合藝術設計,近年連三屆整合校內外各單位舉行大型歌舞劇的建築專業學院鄭月妹教授,今年其團隊更以《流浪飄泊的白馬》登上國家歌劇院。109學年度亦聘請了彩墨、書法大師程代勒、大開劇團劉仲倫兩位專任老師,以及在本校兼任的藝術大師洪健豪、廖惇根、莊慧淨、郎亞玲、李舒亭、耿皓剛、蘇曉青以及陳思照老師等,透過「藝術設計」的輔修,將逢甲大學藝術系的師資及資源集結於一堂,讓學生有更多的學習空間,以及專題實作的機會。


「藝術設計」輔修課程包括書法、篆刻、美術、音樂、舞台、戲劇等內容,課程則包括形象視覺設計、表演藝術設計、舞台藝術設計、書法藝術設計、國畫藝術設計、篆刻藝術設計。在開課規畫方面,藝術設計輔修課程將從人文社會學士學位學程的課程中模組化,並聘請國內外藝術設計重要的師資授課,並結合專題化、實作化的課程設計,培養學生具備藝術賞析及評鑑的美學素質,以及相關設計演出的才能。



雖然逢甲大學沒有藝術系,可是我們卻比藝術系還要更藝術。除了學習資源豐富之外,「藝術設計輔修」所屬的「人文社會學士學位學程」,更富有彈性的修課機制,以「模組化課程」取代「年級-必選修」的制度,學生只要在修業年限內,選擇有興趣的課程,完成主修60學分、第二主修40學分或20個輔修學分搭配專業課程,不受年級的限制,不用擔心為了排演又卡一堆必修課(更何況,我們並沒有必修課)。修業完成後,畢業證書即可加註「藝術設計」輔修證明。


2020年12月22日至29日是逢甲大學109學年度預選課程的日子,凡是有興趣加入「藝術設計」輔修的同學,請於下列課程列表預選你喜歡的課程,並親自到人言大樓8樓806院辦登記意願表。我們的課程將保留部份名額給藝術設計輔修的同學。2021年1月28日公布預選結果後,如果想修的課程沒有選上,請於1/30前向院辦登記,2月1日將會開放保留名額給藝術設計輔修的同學。

(109-2藝術設計輔修,開課一覽表)


對「藝術設計」有興趣的同學,除了主動先預選,並親自到人文社會學院洽詢之外,表列的課程如果已經修過了。都可以認列為藝術設計輔修(課名相近請提出申請,一經通過即可認列)。但是提醒大家,所有的科目的學分「不重複認列」,例如「表演與劇場」開在「通識統合」,畢業時只能認列為「藝術設計輔修」或「通識課程」兩者選一,一魚不能兩吃。如果對於修課有疑慮,也歡迎帶著成績單到院辦,讓我們幫你試算。


相關訊息-人社學士學程修課介紹



.

1,332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