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 YU
人文 X 科技 逢甲人社院未來發展
人文社會學院各系所之傳統教學模式多以知識傳授之導向為主,但面臨知訊爆炸的現今世代,大學已不再是學生知識獲得唯一來源,亦不是知識創新的唯一源頭時,人文社會學院亦須因應時代變革,重新調整未來發展方向。
在課程規劃上,本院將在學系之外透過學分學程規劃與執行,推動彈性學制、推動問題導向實作學習的創新教學,並透過多元學程的規劃,厚實學生跨領域學習能力。同時,逐步引導課程規劃從學院全盤角度思索設計跨領域課程,不要讓科系用太多必修課程綁住學生,逐步將系所課程「學程模組化」,學生可以選擇以完整的系,或是自由搭組的學程組合,取得畢業資格,可做為跨領域選修的學分學程,以開拓學生多元學習之途。
根據本校發展計畫「打造逢甲大學成為融滲人工智慧與學生生活及學習的一所大學」及「透過CDIO與創能學院的創新教學模式,增進學生實作能力」兩大策略,培養學生成為參與產業升級及轉型的創新人才,人文社會學院將強化CDIO專題式學習,除了新鮮人計畫及畢業專題之外,增加並深化深碗學習,發展深碗專題,且能與產業接軌,透過產學合作進行Real Design專題任務,除了強化學士班專題實作能力外,未來亦能深化為碩士班之實務論文。
另外,課程設計與創能學院「XR智慧空間」、「智慧城市」等領域結合,以「人本生活」、「人文環境」之理念設計未來智慧空間規劃成立「智慧人本」實驗室,成為智慧化生活及資訊科技使用者端之設計規劃者。
除了學制創新,融入Design Thinking教學模式,除了專業課程之外,透過模組化設計之文化創意、科技媒體、華語教學、社會創新等學分學程,以及藝術設計、區域發展、文學創作、應用外語等課程模組,將能強化學生科際整合及跨領域學習能力,並能授予相關之副修學士學位。
